自信溝通學院 - 溝通出色,自信人生|陪你突破向上管理、向下溝通、跨部門協作的挑戰|翻轉你的職場溝通力
  • 關於我們
  • 活動總覽
  • 部落格
  • 聯絡我們
自信溝通學院 - 溝通出色,自信人生|陪你突破向上管理、向下溝通、跨部門協作的挑戰|翻轉你的職場溝通力
  • 關於我們
  • 活動總覽
  • 部落格
  • 聯絡我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職場溝通力 (17)
    • 打造你的商業數感力 (3)
      • 玩精油做療育
        • 成為有價值的人 (15)
          • 文案撰寫/精準寫作 (2)
            • 時間管理 (4)
              • 發現自我照顧的力量 (8)
                • 發現你的天賦才能 (8)
                  向上管理 (1) 讀懂主管心理學 (1) 出色溝通力 (2) 人際關係應對技巧 (1) 職場溝通術 (1) 職場表達力 (1) 專業講師的品牌之路 (1) 個人品牌經營 (1) 職場生存術 (2) 專職講師成功秘訣 (1) 如何走出舒適圈 (1) 如何累積職場底氣 (1) 內向者如何建立自信 (2) 時間管理 (3) 目標管理 (6) 職涯規劃 (3) 生涯設計 (2) 自信心培養技巧 (1)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1) 目標設定 (1) 如何提升自我價值 (1) 自信心提升方法 (1) 專案管理 (2) 跨世代溝通 (1) 向下管理 (1) 親子溝通 (1) 職場溝通 (1) 自我介紹技巧 (1) 如何用故事吸引人 (1) 個人品牌行銷策略 (1) 新手拍影片指南 (1) 拍影片入門教學 (1) 精力管理 (1) 價值觀 (1) 富人思維 (1) 生活品味 (1) 新年社交技巧 (1) 人際關係經營 (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有沒有一筆,是你畫給自己的?

                  有沒有一筆,是你畫給自己的?

                  2025 Jun 23 發現自我照顧的力量
                  【有沒有一筆,是你畫給自己的?】
                  ​
                  如果現在給你一個空白的手提布袋、
                  一盒繽紛顏料和一支點畫筆,
                  還附上多種造型的圖案模板,
                  要你用「敲打點點」的方式把顏料印在袋子上,
                  你會怎麼開始?​
                  ​
                  你會照著模板,把每一格都填滿嗎?
                  會試著搭配漸層,調出屬於自己的配色風格?
                  還是你壓根不想照著規則走,
                  乾脆直接拿起筆、隨性揮灑?​
                  ​
                  甚至只用黑色,在袋子的某個角落畫一點什麼,
                  留下大片留白,然後淡淡地說:「我完成了!」​
                  ​
                  當畫面沒有填滿時,
                  你是否會感到一絲慌張?
                  當擁有的工具與空間沒有「被充分利用」,
                  你會不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浪費了?
                  ​
                  ──⋆⋅◦⋅⋆──
                  ​
                  我們的生活,早已熟悉「照章行事」
                  彷彿只要按部就班,就能避免風險。
                  可你有沒有發現,
                  有時你畫的,不是你喜歡的圖,
                  只是別人說那樣比較安全、比較正常。​
                  ​
                  我們在職場,也常畫著不是自己的畫。
                  不是你沒話說,是你不敢開口;
                  不是你沒想法,
                  是你太怕成為唯一那個「不一樣」的人。​
                  ​
                  會議桌上,你明知道自己可以說點什麼,
                  但一想到主管的臉色,就選擇沉默。
                  ​
                  創意閃過腦海,你一陣興奮,
                  但看到其他人無動於衷,
                  就自我否定:是不是我太衝動?
                  ​
                  看到錯誤發生,你想幫忙,
                  卻怕越界、怕被誤會、怕麻煩,
                  怕被說多管閒事而退縮。
                  ​
                  我們以為這樣是「成熟」,是「識相」。
                  ​
                  ──⋆⋅◦⋅⋆──
                  ​
                  其實,我們擁有選擇與創造的權利,
                  卻不知不覺選擇了退讓。
                  不是不想改變,
                  而是怕自己不夠好、怕連累別人、怕被貼標籤。​
                  ​
                  久而久之,心裡悄悄長出一種情緒:
                  遺憾自己沒有好好出手。
                  畫布就在眼前,
                  卻沒有留下任何真正屬於自己的痕跡。​
                  ​
                  這樣的我們,
                  活在「風險掃描模式」裡太久了。
                  ​
                  ──⋆⋅◦⋅⋆──
                  ​
                  我們的焦慮,悄悄投射到孩子身上
                  ​
                  孩子坐在地板上,小手笨拙地拼著積木,
                  試圖把腦中的世界變成眼前的模樣。
                  你在一旁,是靜靜看著他?
                  還是忍不住出聲指導?
                  ​
                  「太慢了吧?不然我幫你查個教學影片?」
                  「不是那裡啦,這塊要放這邊才對!」​
                  ​
                  語氣一急,節奏一快,孩子亂了手腳,
                  乾脆氣急敗壞,把所有積木掃落一地。
                  然後你怒了:
                  ​
                  「搞什麼?這是我花錢買來讓你學習的耶!
                  ​ ​ ​ 別人教你也不聽!」​
                  ​
                  這盒積木,就這樣封存成了一場失控的記憶。
                  ​
                  ──⋆⋅◦⋅⋆──
                  ​
                  你有多久,沒有自由地「玩」了?
                  ​
                  我們說孩子要學會探索、犯錯、獨立思考,
                  但你有沒有問過自己:
                  你上一次這樣「自由地玩」,是什麼時候?​
                  ​
                  我們急著幫他把圖畫好、拼圖拼對、答案說清楚,
                  卻沒發現,這不是引導,是投射。​
                  ​
                  是我們把「不能失敗」的焦慮,
                  穿在了孩子身上。​
                  ​
                  如果你真的想鼓勵孩子自由創作,
                  你必須先允許自己這麼做。
                  ​
                  ──⋆⋅◦⋅⋆──
                  ​
                  越來越有效率,也越來越不快樂?
                  ​
                  我們在人際關係中討好,
                  在職場裡爭取認可,
                  在家庭中努力成為值得信賴的人。​
                  ​
                  我們拼命變得更有效率、更少出錯、盡快完成。
                  但,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
                  ​那些筆下的線條,是出於自由,還是出於恐懼?
                  怕錯、怕被否定、怕不夠好,
                  我們進入了「防禦模式」 - 
                  只選安全的答案,不問多餘的問題。​
                  ​
                  而真正消失的,
                  是那個曾經勇敢、好奇、願意犯錯的自己。
                  ​
                  ──⋆⋅◦⋅⋆──
                  ​
                  焦慮讓我們失去了彈性,但你可以重新展開​
                  ​
                  《失控的焦慮世代》提醒我們:
                  「探索模式」是觀察、嘗試、調整;
                  是允許自己犯錯,是一種流動、不設限的狀態。​
                  ​
                  相對地,「防禦模式」來自焦慮,
                  它讓我們越來越保守、僵化、退縮。​
                  ​
                  如果生活把你折疊成一個不敢展開的形狀,
                  請記得:
                  你不是一台只會重複的機器,
                  你有權利重新展開,去探索、去嘗試!
                  ​
                  ──⋆⋅◦⋅⋆──
                  ​
                  留白,不代表空白。那是一種自由的勇氣!
                  ​
                  當生活再度遞給你那張「空白畫布」,
                  請不要急著照別人的線條描繪。​
                  ​
                  試著落下一筆真誠、一筆好奇,
                  還有一筆容許自己犯錯的勇氣。​
                  ​
                  就算只塗在角落,就算顏色混濁不清,
                  也沒關係。​
                  ​
                  因為留白,不是缺席,
                  而是你獨一無二的節奏與風格。
                  ​

                  #情緒教育 
                  #職場焦慮 
                  #內在成長 
                  #探索模式 
                  #完美主義
                  #自我覺察 
                  #勇敢做自己
                  #歐陽立中
                  #歐陽talk書秀讀書會
                  #失控的焦慮世代
                  #自信溝通學院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把時間當資產配置,而非花光它!

                    • 2025 Mar 02

                    讓人嘴饞的零食是怎麼來的?真相比你想得更複雜!

                    • 2025 Feb 28

                    誰說鋼管舞只是夜店的誘惑?

                    • 2025 Jan 05

                    嘿,把自己活得像導航一樣吧!

                    • 2025 Jan 05

                    想成功?先學會「意志力外包」!

                    • 2025 Mar 09

                    你不是失去了熱情,而是換了一種姿勢繼續活著

                    • 2025 Jul 08

                    活動總覽

                    • 活動總覽
                    • 部落格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Email: sunyuchih@gmail.com
                    • 聯絡電話: 0970265255
                    • 公司名稱: 自信溝通學院
                    • 隱私權政策
                    自信溝通學院 - 溝通出色,自信人生|陪你突破向上管理、向下溝通、跨部門協作的挑戰|翻轉你的職場溝通力 COPYRIGHT ©自信溝通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