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工工作的重量
2025 Sep 07 成為有價值的人
【社工工作的重量】
專案結束,不代表故事結束
我曾聽過一位社工朋友分享。
他說,這是一份靠補助、靠贊助勉強支撐的行業。薪水不高,卻要十八般武藝樣樣都會。
社工每天的任務,是穿梭在一個個不完整的家庭裡:
定期拜訪、耐心關懷、介入輔導。
偶爾,社工要替孩子推開一扇門,把他們帶離充滿暴力與恐懼的環境;
偶爾,社工要陪著那些失落的靈魂,教他們「如何釣魚」,而不只是給一條魚。
但最難的,是心。
他告訴我,伸出援手的對象,往往不會一夜改變。
他們的成長是緩慢的、微小的,甚至常讓人懷疑努力是否白費。
那是一種「無法立刻看見成果」的痛,也因此在這份工作中,難以快速獲得成就感。
更現實的是,專案結束並不代表故事落幕。
這些人依舊在往後的人生中掙扎。
於是,一個真正負責任的社工,即使在下班後,仍會想:
我還能怎麼做?怎樣才能更有效地幫助他們?
怎樣才能讓更多人看見、願意挹注資源?
比放棄升遷更難的,是放棄假裝
詹純蓉老師的故事,讓我記憶深刻。
她原本在職場上一路升遷,小主管、即將當上科長。
那是一條「安穩、體面」的路。
但就在一次社團活動中,她突然被一種強烈的感覺擊中──
幫助別人,竟然讓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樂。
她說,那是一種「被需要」的滋味。
對她來說,社工不是工作,而是一份志業。
她想用自己的一點點力量,去支撐那些陷在困境中的人。
她看見身邊有許多人,勇敢地承認自己需要幫助。
她說:「能開口求助,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勇氣。」
也因此,她覺得社工應該把握這份勇敢,陪伴、扶持。
於是,她毅然放棄原本的升遷機會。
白天照常上班,晚上去夜校讀書、參加社工考試。
她知道這條路很苦。
人手不足,行政庶務、行銷推廣都得自己來。
她苦笑著說:「下班後還在想個案,睡覺也會夢到工作。」
那份壓力,幾乎將她吞沒。
但她選擇了不回頭。
教學與引導的體悟|真正的學習,不是記住金句,而是記住悸動
詹純蓉老師帶我們玩過一個遊戲:用橡皮筋合作疊杯子。
規則是,每個人都不能用手直接碰杯子,只能靠著橡皮筋拉扯配合。
大家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拉著橡皮筋,杯子搖搖欲墜,卻又因為彼此的默契奇蹟般地立了起來。
即使有些歪斜,仍一層層往上疊高。
當下,教室裡響起一片笑聲與驚呼。
多年後,或許人們會忘記課堂上的金句,
但一定忘不了那種「同心協力」的悸動。
因為就在那一刻,大家都懂了:
團隊需要方向,也需要責任感;
只要有人鬆手,杯子就會翻覆,整個過程也會翻車。
這樣的引導,不只是傳遞知識,而是把經驗深深刻進人心。
商品被設計好壞掉,你被設計好買單
當我聽著詹純蓉老師的故事時,腦中閃過的卻是Netflix紀錄片《非買不可:消費大陰謀》。
在商業世界裡,許多企業的高階主管坐在會議室裡,精算著如何讓消費者「買更多」。
燈泡原本壽命可達2600小時,卻被刻意縮短成1000小時;
手機取消耳機孔、筆電減少USB孔,逼得消費者不得不額外購買無線藍芽耳機、訂閱雲端硬碟,或再加購HUB轉接頭。
甚至還不斷創造新的節日,給人一個又一個「非買不可」的理由。
更殘酷的是,產品被設計得極難維修:
電池直接封死、螺絲特製,讓一般人無法拆解。
當有人試圖自行維修,竟還會遭到原廠以「侵權」提告。
由於重新拆解與回收的成本過高,
大量全新品乾脆直接被丟進垃圾場。
那些含有鎘、鉛、水銀等有害物質的廢棄物,
就像一顆顆埋在土地裡的未爆彈。
包裝上雖然印著「可回收」的標誌,讓人買得心安,
但事實是,因為複合材質,根本無法真正回收。
拍攝並揭露這一切真相的員工,最後選擇離職,
只為了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當安逸無法安放靈魂
商業化,給了我們衣食無缺,也支撐了家人的安穩生活。
但若要放棄一份安逸的高薪,
只因為想誠實面對初衷、想全心投入一份志業,
那需要多大的勇氣?
詹純蓉老師選擇了這條路。
即使壓力龐大,她仍堅持,
因為她相信,幫助別人,就是最值得的事業。
真正的責任,是在結束之後,依然記掛著
這讓我想到:我們在設計產品時,常以「交付」為終點。
交出去就算完成,至於消費者後續如何使用、如何丟棄,
甚至是否會造成環境負擔,往往不在考量之中。
可這才是最嚴肅的問題。
同樣的,設計一門課也不能只停留在「當下好玩、氣氛熱絡」。
真正重要的,是讓學員在之後的日子裡,還能應用、轉化、活化價值。
就像社工的工作,專案結束並不是結束。
真正的責任,是陪伴一個人,讓他的生命能在未來繼續前行。
或許我們都曾被商業的華麗行銷牽著走,
買下許多其實不需要的東西;
卻很少停下來,思考自己真正想留下的是什麼。
而社工的故事提醒我──
人生最值得的投資,不是那些被設計好的「必買」,
而是那些願意傾聽、陪伴、扶持的時刻。
有些努力,不會馬上看見回報。
它們像種子,被靜靜埋下,在泥土裡無聲發芽。
或許那天不會立刻到來,
但總有一天,某個人會因為這份曾經的陪伴,而走得更穩、更遠。
而我們的選擇,也將在時間裡,一圈一圈地漣漪般擴散。
讓人讀著、想著,不自覺地回頭再問自己:
「我,想留下的是什麼?」
#詹純蓉
#講師必備的引導技巧
#社工工作的挑戰
#社工薪水與現實
#教學引導的方法
#商品設計陷阱
#商業化與人生價值
#中華益師益友協會
#非買不可:消費大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