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巴胺小偷正在竊取你的人生,而你卻毫不知情
2025 Mar 22 發現自我照顧的力量
【多巴胺小偷正在竊取你的人生,而你卻毫不知情】
我們這一代人不是沒夢想、不是不努力,
而是太常累到懷疑人生。
每天醒來就被 LINE、會議、通知聲轟炸,
還沒清醒就得開始「應付」。
明明知道該運動、該讀書、該讓自己喘口氣,
但就像卡車開不上坡,想前進卻完全提不起勁。
你以為是你太懶,其實是——
你的大腦,被一群「化學小偷」悄悄綁架了!
----------------------------
▌ 偷走你專注力的那個傢伙,叫【多巴胺小偷】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
本來只是滑個 IG,結果一小時就這樣飛了。
本來想看本書,結果手還是跑去打開 YouTube。
正事提不起勁,小遊戲卻一玩就停不下來。
這不是你不夠自律,
是你被「速效多巴胺」牽著走了。
多巴胺是大腦裡掌管動力和快樂的神經傳導物質,
它會在你「期待一件事」的時候大量釋放,
讓你有動力去行動。
但當我們習慣被短影音、社群通知、即時刺激餵養,
大腦就學會了:有快感就好,別叫我等太久。
久而久之,耐心、專注、堅持這些東西,
就像快被洗掉的白衣一樣,慢慢褪色。
你開始只想看到「完成」的結果,
卻不再享受「正在做」的過程。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容易倦怠、焦躁,
甚至覺得什麼都好難開始。
❝ 真正能讓你穩穩前進的,是那些慢慢累積的事。 ❞
像是寫日記、做手作、讀一本厚書、跑一圈操場——
它們給的是「緩效快感」,
不是立刻爆衝,
但可以幫你慢慢找回對生活的信心。
----------------------------
▌ 催產素:滿足不是站上舞台,
而是有人在台下等你
催產素是一種「連結荷爾蒙」,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
每一次你真心地對一個人好,
或被真心對待,它就會默默在體內流動。
你曾經有過那種時刻嗎?
跟朋友聊心事聊到深夜,
或是在街上幫了一位需要幫助的陌生人,
你心裡不是驕傲,而是一種溫溫熱熱的
「嗯,我存在是有意義的」的感覺。
那,就是催產素在跟你打招呼。
有趣的是,越是那些習慣觀察別人、願意伸出手、
抱持敬畏之心過生活的人,
越容易分泌這種「溫柔的力量」。
----------------------------
我遇過一位捐贈者,黃偉志先生。
他不是什麼高調的企業家,
只是默默為消防隊添購設備的人。
但他做事的方式,
讓我重新定義了什麼叫「真正的利他」。
他不會去問主管單位:「你們想要什麼?」
他會親自問第一線的消防員:「你們真正缺什麼?」
他在意的是:
設備到底實不實用?
跟現有系統合不合得來?
會不會不小心重複投資、浪費資源?
他說:「如果捐的東西,剛好政府也在採購,
那不是反而變成一種浪費嗎?」
他不是為了捐而捐,
他就像在經營一家公司一樣,
用「風險管理 = 頻率 × 影響幅度」來思考每一筆捐款的效益。
不是做秀,不是求曝光,
而是希望每一分錢,都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有一次,他剛好經過南投埔里的玉清宮良顯堂,
遇見了一位滿頭白髮、笑容溫暖的阿嬤——陳綢阿嬤。
這位長年默默輔導迷途青少年的老人家,
突然拉住他的手,輕輕問了一句:
「你能不能幫我賣粽子啊?」
他一時愣住,心裡冒出好多問號:
「我又不是網紅,也沒有粉絲,我要怎麼賣粽子?」
但他最後什麼也沒說,只是默默點了點頭。
他回去後,沒打廣告,也沒炒話題,
只是在 Facebook 寫了一篇貼文,
講了這段遇見的故事,
順手做了一張簡單的訂購表單。
沒想到隔天,就湧入了大量的粽子訂單。
後來他常到各地演講,每次分享這個故事,
粽子就賣得越來越多。
他甚至主動預付 100 萬元給廟方,
交代他會陸續下訂單,
讓廟方根據訂單出貨、打包。
他說:「如果最後沒有賣完,就當作我個人捐款,沒關係。」
而客戶端的聯絡、需求、特殊配送,都是他親自處理。
沒有新聞曝光,沒有媒體宣傳,沒有記者會。
只有一個人,在沒人看見的地方,
把一件事做到最細緻、最有溫度。
就這樣,
一場安靜的善意,
在沒有掌聲的地方,悄悄發生。
這不是熱血衝動,也不是刻意演出,
而是一種對生命的敏感。
敏感到他看得見需要,
聽得見沒說出口的請求,
也願意默默把一件事做到好。
越是那些習慣觀察別人、願意伸出手、抱持敬畏之心生活的人,
越容易分泌出那種讓人感到溫暖、信任、想靠近的「催產素」。
而真正的影響力,
不是來自你站得多高、說得多響,
而是你能不能,讓人感覺安心。
----------------------------
▌ 血清素:你不是不夠好,
是比較讓你忘了你其實很好
❝ 這個世界,最容易偷走我們信心的,
不是別人的攻擊,而是自己的比較。 ❞
血清素是一種穩定我們情緒、
讓我們感覺「我有價值」的化學物質。
當你感受到被重視、有歸屬感、被需要,它就會升高。
但社群媒體這東西啊,像一面會放大一切的哈哈鏡。
你看見別人出國、升職、買房子、上雜誌,
再看看自己的便當、捷運通勤、疲累生活,
心裡就忍不住冒出一句:
「我是不是不夠好?」
血清素就這樣悄悄被壓低了。
你變得焦躁、易怒、懷疑自己,
然後開始用更多比較,
想追回那點自信,
結果只讓情緒越陷越深。
但其實,你一直都很好,
只是你看錯了方向。
試著練習這幾個小習慣,
幫你慢慢養回血清素:
犯錯時,對自己說:
「我學到了,比昨天好一點了。」
疲憊時,允許自己慢下來:
「我不是偷懶,我在修復。」
情緒湧上時,靜靜觀察:
「我看見你了,然後,我放下。」
曬個太陽,哪怕只是走到巷口。
你不需要活得像別人,
只要活得像一個連自己也欣賞的版本,
就很好。
----------------------------
▌ 皮質醇:專注力不是不見了,
是被碎片世界切得七零八落
還記得那種「一口氣看完一本小說、寫完一篇文章」的狀態嗎?
現在我們連不快轉、看完一支影片都覺得難。
其實不是我們變懶了,
而是「皮質醇」這個壓力指揮官,
老是在你耳邊吹哨子。
它原本是幫你「遇到危險快跑」用的,
但在這個「通知永不間斷」的年代,
皮質醇一天到晚處在開機狀態。
你不是沒專注力,
是你的大腦沒時間關機休息。
所以重點不是時間管理技巧,而是問自己一句:
「這件事,真的和我想前進的方向有關嗎?」
如果有,那就別怕沉下去。
如果沒有,那就勇敢略過。
不需要什麼都知道,也不必每場局都參加。
真正厲害的人,是知道什麼對自己重要,
然後心甘情願地,全力以赴。
----------------------------
▌ 你不是懶,你只是還沒找到那個對的節奏
你可能不是那種早上五點起來冥想的人、
也不一定要成為什麼KOL、什麼「高效人生達人」。
但你可以是那個
知道自己想去哪裡,
願意一點一點往前走的溫柔強者。
#多巴胺,提醒你怎麼重新找到快樂的方式;
#催產素,陪你連回人與人的溫度;
#血清素,穩住你對自己的認可;
#皮質醇,讓你明白該休息時就別再硬撐。
你的大腦,不只是反應系統,
它是你人生的操作系統。
你有權利,重新設計它的節奏。
從今天開始,不再追趕那些讓你喘不過氣的「應該」,
而是好好活,慢慢走,
走在屬於你自己的節拍上。
如果你喜歡這篇,歡迎收藏,
也許哪天的深夜、
某場下班後的疲憊、
某段覺得自己很沒用的時刻,
它會再次提醒你:
你不是沒力氣,
你只是忘了先照顧自己的節奏。
#歐陽立中
#歐陽talk書秀
#你的人生他們六個說了算
#多巴胺
#催產素
#血清素
#皮酯醇
#多巴胺小偷
#自信溝通學院